最新公告
信息来源: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:2025-04-07作者:苏小护浏览次数:80
爱美的王阿姨为了乌发,吃了小姐妹介绍的何首乌,结果成了“小黄人”,医生告诉她,她得了药物性肝损;
季节更替,张伯伯不幸得了感冒,自己去药店买了感冒药,结果胃口越来越差,一点都不想吃东西,医生告诉他,他得的是药物性肝损;
刘奶奶吃了闺女送的保健品后,发现自己的小便越来越黄,去医院一检查,医生说她得的也是药物性肝损;
……
一、那么什么是药物性肝损呢?
药物性肝损伤(drug-induced liver injury,DILI)是指由化学药品、生物制品、中成药等药品,以及中药材、天然药物、保健品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,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、污染物、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。
所以,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只有长期、大量服用药物的人才会得药物性肝损,药物性肝损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,无论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。
二、得了药物性肝损会有哪些表现呢?
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因人而异,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视。常见的症状包括:
(一)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
(二)皮肤、眼睛发黄(黄疸)
(三)右上腹疼痛
(四)尿液颜色加深
(五)皮肤瘙痒
三、导致药物性肝损的“元凶“是谁?
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1000种以上,常见药物有抗感染药物、非甾体类抗炎药、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。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、抗结核药,近年广泛应用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抗肿瘤药也可导致肝损伤。
药物分类 | 常见药物 |
抗生素 | 氨苄西林、头孢菌素类、红霉素、林可霉素、磺胺类等 |
抗真菌药物 | 两性霉素、酮康唑等 |
抗结核药物 | 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匹嗪酰胺等 |
非甾体抗炎药 | 布洛芬、吲哚美辛等 |
解热镇痛药 | 对乙酰氨基酚 |
抗肿瘤药物 | 卡培他滨、氟尿嘧啶、甲氨蝶呤、紫杉醇、顺铂、阿霉素等 |
抗癫痫药物 | 卡马西平、苯妥英钠、丙戊酸等 |
抗心律失常药 | 胺碘酮 |
降脂药 | 非诺贝特、他汀类药物 |
降糖药 | 格列齐特、阿卡波糖、罗格列酮、吡格列酮、格列吡嗪等 |
抗甲状腺药物 | 硫氧嘧啶、他巴唑 |
免疫抑制剂 | 环孢素A、6-巯嘌呤等 |
类固醇激素 | 雌激素类药物、口服避孕药 |
中草药 | 何首乌、雷公藤、补骨脂、番泻叶、土三七、苍术、黄药子等 |
四、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?
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可以预防、治疗的疾病。通过合理用药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性肝损的发生风险。如果出现相关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早诊断、早治疗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关键。
(一)遵医嘱用药: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,尤其是处方药。
(二)避免滥用药物:不要长期、大量服用药物,即使是保健品。
(三)了解药物风险:在使用药物前,仔细阅读说明书,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。
(四)定期监测肝功能: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,应定期监测肝功能,以便早期发现肝损伤。
(五)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: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,有助于保护肝脏健康。
药物是一把双刃剑,既能治病,也能致病,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药物性肝损伤,安全用药,守护肝脏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