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首页>护理科普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

信息来源: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:2025-10-24作者:苏小护浏览次数:67

髋部骨折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,主要是因为其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。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的常见类型,约占髋部骨折的36%,通常也被称之为“死亡骨折”。

1-25102409404SC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2)随着年龄的增加,人体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这就导致老年人易跌倒,跌倒后易发生骨折。这种类型的骨折,在临床上通常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,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。

1-251024094119431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4)
*

为什么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?

老年人髋部骨折后,常常需要手术治疗,恢复时间长,约35%的患者骨折后无法恢复独立行走,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、需长期护理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部分老人因全身情况太差,基础疾病多而无法耐受手术,选择保守治疗需要卧床2-3个月,甚至需要牵引治疗,而长期卧床易引发诸多并发症,这些并发症致残、致死率都极高。常见并发症包括: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褥疮

老人往往因为骨折疼痛无法自行翻身,甚至拒绝翻身,皮肤长期受压容易缺血、缺氧,在尾骶部、背部、足跟等部位易形成压疮。

1-251024094139215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下肢深静脉血栓

老人骨折后会引发血液高凝状态,常因疼痛、下肢活动受限而拒绝功能锻炼,这使得静脉血液回流缓慢,大大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。而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,可能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,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。

1-251024094159559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肺部感染

老年患者由于骨折后长时间卧床,可出现痰不易咳出,随着身体机能下降,呼吸肌无力,更加重痰液聚积,引发肺部感染,造成坠积性肺炎。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4)
*

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呢?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积极防治骨质疏松

骨质疏松可出现以下症状:

1-251024094220K8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13)通常年龄大于60岁或女性同志绝经后最好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,遵医嘱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,必要时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或促成骨等药物治疗,晒太阳,坚持有氧运动(如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),同时保持营养均衡。

1-2510240942464M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优化居家环境

髋部骨折多因意外摔倒而引起,首先需穿防滑跟脚的鞋子,浴室铺设防滑垫,安装扶手,家属及时清除地面水渍,减少障碍物。其次夜间起夜摔倒也是高危因素,因此起床时动作需缓慢,睁开眼睛平卧半分钟,缓慢坐起,双腿下垂坐半分钟,起身后床边站半分钟,确定无头晕不适再行走,如有头晕请立即停止下床或行走。最好在家属陪伴下如厕或使用床边坐便器。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16)

1-25102409430QU.png

远离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(图5)
注意出行安全

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宁愿晚一班,不抢半分钟;

乘坐电梯时,双手抓稳扶手,必要时寻求工作人员帮忙;

雨雪天气地面湿滑,减少不必要外出,外出穿防滑鞋,最好有家属陪护。

髋部骨折对老年人健康威胁极大,但通过积极预防、及时治疗和科学康复,可降低并发症、提高生活质量。若家中老人不慎摔倒,应及时就医排查,避免延误治疗,注意好以上这些防治措施,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也能顺利康复,恢复正常生活。